8月15日,央行公告称,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8月15日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(含对8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)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,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。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分别为2.75%、2.0%,均下降10个基点。
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,利率调整不再是存贷款基准利率,而是央行政策利率。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利率,其调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,对各类市场价格均会产生影响。此次降息是今年1月政策利率下调后的又一次降息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MLF为缩量续做,这在市场预期之内。而MLF、逆回购降息则超出市场预期。那么为何此时降息,对市场又会带来哪些影响?
“当前数据疲弱,MLF缩量降息‘一箭双雕’,是个合理的组合。MLF缩量可以提升短端利率水平,避免脱实向虚;MFL利率调降后,长端LPR利率下降,有助于刺激需求。”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。
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,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,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,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,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,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,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,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,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,实现货币政策目标。
其中政策利率居于核心位置。政策利率包括公开市场操作(OMO)、中期借贷便利(MLF)、常备借贷便利(SLF)、抵押补充贷款(PSL)、超额准备金利率等,并有不同期限。其中,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利率,其调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。
今年1月,1年期MLF和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.85%、2.10%,均下降10个基点,主要货币政策提前发力稳增长。8月,二者中标利率再度下降10BP至2.75%、2%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央行此次降息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:
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货币政策需发力稳增长。从宏观经济运行看,7月经济恢复情况不及预期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相比6月有所下滑。
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8%,低于市场预期4.6%,前值3.9%;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.7%,市场预期增5.3%,前值3.1%;1-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.7%,市场预期6.2%,前值6.1%。
二是为了激发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。今年新增信贷月度间的波动非常明显,其中1月、3月、5月好于市场预期,但2月、4月低于市场预期。在33条一揽子稳住经济大盘的措施作用下,6月份信贷总量、结构均改善,市场预计7月原本会延续该势头,但7月信贷、结构双双走弱。
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,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,同比少增4042亿元。其中,票据融资外,其他分项均少增,显示银行用票据冲量,居民部门、企业部门实体信贷需求很弱,而通过降息可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。
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,7月信贷走弱很大程度上源于房地产,居民部门仍在延续降杠杆趋势。对于房地产而言,保交楼是核心,但稳房价是关键,促进需求回暖才能让整体行业重回正常轨道。目前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销量同比跌幅还在30%-50%,对稳信贷和稳投资的拖累依然严重。这些因素决定了5年期LPR以上下调的必要性大增。
“此次降息与近期经济修复势头较缓、宽信用进程再生波折直接相关,显示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为主要取向,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和海外央行收紧,都未对国内央行政策性降息构成实质性障碍。”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。
2019年8月LPR报价改革后,央行形成每月15日(遇节假日顺延)进行MLF操作的惯例,为每月20日的LPR报价提供参考。数据显示,8月16日MLF到期规模为6000亿,由于资金利率大幅低于政策利率,市场预期8月MLF存在缩量的可能,以适度提升资金利率水平。
央行公告称,8月15日开展4000亿MLF操作,意味着8月MLF缩量续做,意味着央行从市场回收流动性。这打破此前连续4个月的等量续做模式,符合市场普遍预期。
4月以来,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下,市场流动性始终处于充裕的状态,驱动隔夜资金利率、7天期资金利率以及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收益率等主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。8月初,DR001回落至1%附近,DR007跌破1.3%,均达到今年以来最低水平。
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,在流动性较为充裕、货币市场利率偏离政策利率的格局下,一级交易商对逆回购和MLF操作的需求下降,银行可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等方式进行融资。且8月以来资产荒格局延续,资金运用压力较大,银行司库对于同业存单发行的需求同样不高,在此背景下,性价比更低的MLF“被动”缩量符合市场选择。
Wind数据显示,当前国股行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在1.9%左右,低于一年期MLF利率90BP(此次降息前)。从一级交易商主观选择来看,当前MLF不太划算,可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的方式进行融资,即央行是“被动缩量”。
在《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,央行解释了7月之后逆回购缩量且频繁调整的原因,明确是因为资金供给充足,需求减少,一级交易商投标量随之减少,央行才相应降低逆回购操作量,即逆回购缩量是需求导致,央行更多是“被动”响应。
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,6月下旬以来,央行7天逆回购操作量变化频繁:6月24日-6月30日,逆回购操作量上升至数百亿,主要是应对季末流动性偏紧的情况;7月1日-7月15日,逆回购操作量先降至100亿,然后进一步降至30亿,市场分析目的主要是打击套利交易、降债市杠杆;7月18日逆回购操作量先是增加至120亿,7月19日则降低至70亿,7月20日-22日再进一步降至30亿,7月25日-26日操作量则上升为50亿,7月27日以后则降至20亿。
从市场利率看,8月15日上午DR001徘徊在1%左右,和上日持平,但DR007在1.44%左右徘徊,相比上一日上行了10BP左右。市场预计,后续随着宽信用的实现,DR007可能逐步向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回归。
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利率,其调整具有风向标意义,对债券市场、信贷市场、汇率市场甚至股市价格均会产生影响。
债券市场方面,央行降息消息公布后,债市出现明显上涨。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下行,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下行3.25bp,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下行3.3bp。在债券市场上,债券收益率与债券市值成反比:当收益率走低时,债券市值上升,债市走牛;反之则是走熊。
国债期货则大幅高开,10年期主力合约涨0.37%,5年期主力合约涨0.20%,2年期主力合约涨0.13%。温彬表示,后续在利率中枢整体下移、流动性宽松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等因素叠加作用下,债市利率“易下难上”,上行空间不大,整体将维持低位震荡。此外,降息有利于提振股市,短期利好。
信贷市场方面,2019年8月,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。改革后的LPR由各报价行按照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,于每月20日(遇节假日顺延)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(主要指MLF利率)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。换言之,LPR=MLF利率+加点。
近期房地产的问题不仅仅是房企信用危机,需求端也已经明显弱化。本次政策利率降息之后,1年期和5年期以LPR都可能同步下调,贷款利率(包括房贷利率)也将有所下降。
一些市场人士预期,为稳定房地产市场,5年期以上LPR降幅可能会更大,相应带动居民按揭贷款利率下降。这在此前已有先例,5月存款利率下降后,1年期LPR未调整,但5年期以上LPR下降15BP。
张继强表示,自2019年LPR报价机制改革后,由于房住不炒政策的长期约束,5年期以上LPR的下调幅度相对1年期较小。截至目前5年期以上LPR共下调5次,累计下调40BP。而1年期共下调6次,累计下调55BP。因此5年期LPR还有更大的下调空间。
王青认为,伴随贷款利率较大幅度下行,加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设立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力,8月金融数据将显著回升。这将对冲近期经济下行波动,为下半年GDP增速尽快回归合理区间奠定基础。
汇率方面,由于中美利差收窄,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。此次降息后,中国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2%,美国联邦目标基金目标利率为2.25%-2.5%,二者出现明显倒挂。央行8月15日降息消息宣布后,人民币汇率也走弱。
央行8月10日发布的《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称,下一阶段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,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主动应对,提振信心,搞好跨周期调节,兼顾短期和长期、 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,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不超发货币,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、更高质量的支持。
温彬称,因9-12月MLF到期量较大,在当前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下,后续MLF可能继续缩量续做。在后期美联储加息节奏有所放缓、“以我为主”的政策基调下,也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。三季度降准的概率不高,但若四季度房地产融资有所改善,宽信用进程加快,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有所恢复的情况下,为给银行体系提供长期流动性、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,也不排除会适时进行0.25个百分点的小幅降准操作。
来源:21经济网